《被科技威脅的未來》書摘

June L
11 min readJun 13, 2017

--

作者:馬丁.福特 (Martin Ford) 譯者:李芳齡 出版日期:2016/01/05

機器人與 AI 將取代越來越多的工作,如果對於這個趨勢,你認為只要選對工作,與電腦站在同一邊就可以避免的話,你應該看看這本書。作者認為,自動化衝擊的是整個經濟體系,沒有人可以避免。

技術性失業 ─ 機器與 AI 的自動化

McKinsey & Company 2016 年的研究指出,現今有 45% 的工作能被科技自動化,而自動化造成的失業稱為技術性失業 (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)。

製造業、餐飲服務業、零售業被稱為三大就業安全港,儘管大多屬於低薪低技能的工作,但它們提供了大量工作機會,保讓基本生活所需。在自動化的潮流下,這類型的工作機會正在逐漸消失。

需要大量訓練、專業知識與創意的工作,通常被認為是安全領域, 但 AI 的興起讓這些白領工作也岌岌可危。以下是書中所舉的一些例子:

製造業 — Sawyer (by Rethink Robotics Inc.)

Sawyer 是一個輕量化的機器人,只要帶著他的機械手臂把你需要他做的事情做一遍,他就能迅速的學會重複性的工作 。如果你覺得他的動作很慢的話別忘記,人類員工一天工作 8 小時的話, Sawyer 根本不需要休息,他半夜與周末都能不斷運轉,而且不會生病、受傷、辭職。

餐飲業 — burger machine (Momentum Machine Inc.)

這間公司的創辦人直言不諱:「我們打造這部機器不是為了提高員工工作效率,而是要為全取代他們。」發展自動化餐廳的人認為,機器效率更好、客製化更精準,同時省下的人力人本能用於投資更好的食材,有利無弊 ─ 除了對現在在餐廳工作的人。

分析師、記者 — Quill (Narative Science Inc.)

進入九局上時,仍以兩分落後的天使隊情況看來不妙。但是,葛雷諾(Vladimir Guerrero)的一擊使洛杉磯天使隊逆轉勝,週日在芬威球場(Fenway Park)以七比六擊敗地主波士頓紅襪隊。

在滿壘情況下,葛雷諾這一棒把壘上兩人送回本壘。「這大概是我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擊」葛雷諾說:「我把這一擊獻給一位前隊友,那位已經過世的傢伙。」

葛雷諾整季打擊表現不錯,尤其是白天的比賽,他的上壘率加長打率為0.794,白天的26場比賽,他總共擊出五支全壘打,十三分打點。

這是由電腦寫成的報導。

Quill 是個通用型的分析與寫作引擎,它能進入交易資料庫、財務系統、社群網站等各個資料源頭,辨識出最重要、值得報導的洞察,然後產生一篇生動的敘事文。許多知名媒體都有採用這個技術撰寫商業、體育、政治文章,但他們通常不會註明有使用寫作軟體。

分析寫作需要廣泛的能力。分析師要檢索各種資訊、進行統計與模型分析,然後寫成易於理解的報告。聽起來不太可能自動化的工作,但是電腦做到了。

科學家 — Eureqa (Cornell, Creative Machine Lab )

Eureqa 團隊讓沒有任何物理知識的電腦進行擺錘實驗,它必須自己決定在哪邊放開擺錘,然後嘗試不同變量的排列組合,並保留預測力最高的模型,然後再以這些模型去組合更複雜的模型。兩個小時後它推導出了一些能描述擺錘運動的公式,其中包含牛頓第二運動定律。有一些科學訓練的人會知道,建立一個預測性模型通常會花上一位(或不只一位)科學家整個科學生涯。

畫家 — ThePaintingFool

由定腦軟體創造的原創畫作

平面設計 — 魯班 (Alibaba AI design lab)

阿里巴巴的人工智慧 ─ 魯班,能為商品、文案選擇合適的背景,並對圖片與文字進行排版。搭配上個人化推薦,魯班在 2016 的雙11生產了1.7億個 banner。或許魯班做出來的 banner 現階段比不上設計師,但這只是個開始。全文報導:https://buzzorange.com/techorange/2017/04/28/alibaba-ai/

音樂 — Lamus (Melomics Media Inc.)

這個系統從少量資訊起步,例如樂器種類與風格,幾分鐘內就能創作出一個原創性的音樂,包含交響樂、現代古典樂、電音配樂。他們目前在 iTune 上販售由電腦做出的無人聲配樂。

其他不在話下的包含被自動駕駛威脅的運輸業,被電子商務威脅的零售業、被圖像識別威脅的保全人員等等。

人類能從重複性的工作解放不是件好事嗎?

每次在 Facebook 上看到關於新科技的報導,都不難看到這樣的辯論。對科技樂觀的人會說:「機器讓勞工短暫失業,但也會創造很多新的職業與工作機會,失業的人也能因此去追求更多的技能與更好的工作。」

這個觀點是有道理的,但是要成立有幾個前提:

  • 新的模式產生出的足夠的新工作吸收失業人口
  • 教育與訓練能為你帶來更好的工作

首先,自動化與 AI 只會創造少量的高技能工作,沒有辦法彌補被取代的大量工作機會。如同上面所說,被取代的不只有藍領工作,也有白領工作,其中白領工作消失的可能還更快!知識型的工作只需要軟體就能自動化,比起涉及實體作業的工作更能迅速 Scale up。

另一個邏輯上的陷阱是,授予更多教育並不會使科技、管理、專業人員等高技能工作機會增加,只會使文憑貶值。就業市場是個金字塔,當金字塔頂端與底層同時被侵蝕的時候,不論所有人多努力往上爬,金字塔仍裝不下所有人,增加的只有競爭壓力。

上面的影片大多數是科技公司為自己產品做的 Demo Video。不只一個提到,我們不是要取代人力,而是要給生產者一個好的工具,試著緩解技術性失業的恐懼感。但事實是,產能提高後,原本的十個雇員中,只有最好的那個能留下,從新科技中受益,剩下的九個實際上就是被取代了。

更大的系統性問題 ─ 薪資停滯

作者指出,從 1970 年代後一直到現在,有一個正在重塑社會結構的重大趨勢 ─ 勞工薪資成長停滯(原來這不只是台灣問題)。

上圖示美國是1950 至今,生產力成長與薪資成長的比較。

1950–1970 還不是資訊科技的時代,這個時期的創新大多集中於其他科學、工程領域。在這個時期,生產力與薪資同步成長,表示新科技促使生產力提高,增加的利潤有一定的比例以薪資的方式進到工作者的口袋。

1970 後資訊科技開始突飛猛進,同時,薪資成長開始停滯,兩條曲線的鴻溝不斷加大,創新帶來的經濟果實都進入了企業主與投資人的口袋,勞工抓不到也吃不到。

上圖示美國總國民所得中,勞工收入所佔的比例。在 1970以前,勞方與資方的比例大致維持穩定,之後一路下滑,進入21世紀後則直線下滑。

當然,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很多,經濟學家們也眾說紛紜。作者將科技的進步作為解釋這個趨勢的主因,基於資訊科技有以下特性:

自動化使就業市場兩極化

工作消失的方式不是溫水煮青蛙,慢慢消失,而是在景氣的循環中一波一波不見。景氣不好時雇主因成本壓力裁員,景氣復甦後他們發現不斷進步的科技讓他們不必重新雇用人員。

在這樣的循環裡,以往屬於中產階級的穩定工作消失,例如銷售、行政、生產、作業員等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低薪的服務業、兼職工作,或大部分人無法勝任的高技能工作。

贏者通吃的利潤分配

資訊科技催生了許多非常賺錢,影響力很大的企業。但是相對於他們創造的龐大利潤,他們使用的人力非常少。Google 在 2012 年創造了 140 億美元的獲利,與通用汽車 1980 的鼎盛時期的獲利大致相當。通用汽車當年雇用了 84 萬名員工,Google 員工數卻不滿 4 萬。

但如果要說科技讓賺錢的機會限縮於少數人,又有點反直覺,畢竟網路降低了許多事情的門檻,現在每個人都在網路上能創造內容、開發軟體、開設商店等。

是,網路給了每個人機會,但真的曾經透過網路寫作、開發、或創業的人都知道:要透過這些活動賺錢非常難。不只是因為門檻低,競爭激烈,同時也是因為線上活動高度倚賴平台,創造的利潤分配極不平均

行銷躲不開 FaceBook,開發躲不開 AppStore,買賣躲不開龍頭買賣平台。

賺錢的公司很少,雇用的員工也很少,但他們會以高市占率與整合性平台,搜刮線上活動每一個環節的利潤。

消失中的中產階級

在這個趨勢下,一個很直覺的結果便是中產階級的消失。這不光是中產階級的危機,而是與所有人相關的結構性問題。若所得分配不均惡化,越來越多人失去購買力,最終會影響到總體經濟的健全。

創新與科技的持續進步仰賴蓬勃的市場需求。試著想像,過去十年如果沒有廣大的中產階級不斷的購買 iPhone (還有人衷心耿耿每代都買),iPhone 要如何從第一代一路創新、進步到現在的版本?

科技的進步是追求更好的生產方式,以生產出成本更低、更好的產品。但產品只有在被消費的時候才能回收成本,產生利潤。若大量消費者缺乏購買力,無法創造足夠支撐經濟的市場需求,不管機器的產值再高,在沒有消費的狀況下,最終也只能讓機器停下。

有合理的購買力分配,才能創造出像樣的市場。

所以可以怎麼辦

目前被討論的最廣泛的是保障所得制度 (Universal Basic Income, UBI).

不管你有沒有在工作,收入多少,政府都會無條件的發放一筆足以維生的津貼。以此制度作為一種普及的安全網,也作為重新分配購買力的機制。

這個做法可能會因為社會主義的標籤被反對,但實際上已經在芬蘭、瑞典、法國、印度等地區小規模的實施,也有許多矽谷的意見領袖表示支持 UBI 作為技術性失業的解法。

小規模實施的結果顯示,無條件的收入並沒有使人們失去工作意願,反而讓他們的生活有實質上的改善,更有餘裕投入學習,或比較沒有後顧之憂的嘗試自己有熱情的工作。

相關連結

一個道德性的觀點

說道這邊,還是要重申一下,科技進步固然是令人興奮的事。這本書最大的啟發,是讓你在面對科技的機會與危機時,除了思考如何站到對的一邊外,能更有全局觀。目前被熱烈討論的諸如:

  • 新時代要掌握甚麼 Skill Set,如何進入頂尖企業,如何創業。
  • 要建立頂尖的學校,培養新時代人才。
  • 健全創業生態系,催生成功的新創企業 ( 基本上就是追求矽谷 )。
  • 除了新創企業,百年老店與中小企業都應看清這波浪潮,積極轉型、數位化。

這些都很重要,但同時很少有人在討論

  • 數位經濟讓這個社會越來越極端,如何因應?如何為了長遠的整體利益重新分配購買力?
  • 如何讓所有人都能因為科技的進步受益?

「資訊科技如今能指數型爆發,是因為有過去一個世紀無數前人的基礎研究,而這些研究很大比例都是由納稅人提供的資金贊助的。我們可以合理相信,這些納稅人期望研究的成果能為他們的子子孫孫創造更繁榮的未來。但我們看到的趨勢顯示,我們正在朝向一個不同的結果。」

如果一個國家在追求科技時,除了創造 GDP,培養出許多獨角獸企業外,能同時把對社會的衝擊減到最小,並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社會共同累積的科技資本,而非被少數科技菁英囊括的話,我相信會是個更理想的未來。

--

--